一家中国电子产品制造商向美国企业出口了一批智能家居设备。设备在初期使用时表现良好,但在一年后,多个设备因设计缺陷出现了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。客户根据合同条款要求中国厂商进行维修或更换,并提出了质量索赔。
实际上,出口厂商在整个业务链条中,始终面临着索赔争议的困扰。从货物抵达目的国的那一刻起,到质保期限内的每一个细节,乃至产品在市场上流通多年后,都可能引发索赔的风波,甚至引发全球召回。
关键应对环节如下:
1.产品安全标准及认证
出口厂商首先应确保产品符合目的国安全标准及认证要求,如出口到美国的电子产品必须符合如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(FCC)和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(CPSC)的相关安全标准
2.界定责任环节
国际贸易涉及多个环节,应明确界定责任。例如,设计缺陷可能导致产品安全隐患、生产工艺问题可能造成质量缺陷、海运和仓储条件可能导致产品受潮、港口装卸或运输环节可能导致产品受损。
3.质保期间责任
根据合同及适用法律确定质保期间。特别需要注意的是,质保期间不等同于检验期间,关于质保期间的法律适用存在差异。
如根据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》CISG第39条,买方必须在发现或应该发现货物不符合合同的情况下,在合理时间内通知卖方。如果买方未在交货后两年内通知卖方,则失去依赖货物不符合合同的权利,除非双方合同中有不同的约定。
而根据香港《货物销售条例》第37条,如果买方在经过一段合理时间后仍保留货物,而未向卖方表示他已拒绝接受货物,则买方也被视为已接受货物。但该合理时间的定义属于法律事实问题。
4.消费者索赔及产品召回
根据美国《统一商法典》以及其他州和联邦法律,消费者可以在产品交付后若干年内提出产品缺陷的索赔。
某些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要求,在特定情况下必须召回不合格产品。例如,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(CPSC)在产品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时会强制召回。